内外之间,即景生情——中国古代建筑、文学与艺术中的栏杆(下)

2018-10-25 08:57 欧洲杯买球

摘要:本文以宋《买球app》的“钩阑”和“阑槛钓窗”制度为中心,从起源、演变、意义和形式四个方面探讨了中国古代建筑、文学与艺术中“栏杆”的内涵。


关键词:栏杆,扶手,《买球app》,小木作,石作,钩阑,勾栏,阑槛钓窗



(接上文)


3.3 “单钩阑”的成熟形态


隋唐时期是中国建筑与艺术的高峰和成熟时期,这一时期的栏杆,“华版”成为最受欢迎的元素,其形式丰富多样,并与绘画、雕塑艺术相结合,使栏杆偶尔超出实用范畴,成为具有灵性的艺术珍品。

隋大业年间修建的河北赵县安济桥,以世界跨度最大的单孔石拱桥而闻名,其石栏板浮雕兽面及行龙,神色威严狞厉、造型精美绝伦,据唐代笔记小说《在线买球》所记,在武后时期东突厥可汗攻破赵州和定州,过石桥时“马跪地不进,但见一青龙卧桥上,奋迅而怒”,来自东突厥的侵略者竟被青龙吓退[14]。其栏版雕塑的原件还保存在赵州桥文管所。

唐大明宫太液池遗址出土了一件石栏板,采用了“单钩阑”的段落格式,华版透雕行龙,盆唇与寻杖之间透雕云栱,造型遒劲,盆唇、地栿上还以“压地隐起”的工艺雕造,也可称为石雕的精品。

唐代的植物纹样亦有极大的发展,《买球app》彩画作中所记载的两种主要的植物纹样——卷成华文与锦文[34] 3.5.2,在唐代均已臻于成熟,此时梁架斗栱遍施彩画的情况尚不多见,而栏杆华版便成为装饰的重点。

唐代佛教绘画中的钩阑还有一个颇具佛教特色的新见特点,就是常在蜀柱与寻杖连接点之上出一颗宝珠或莲花,与望柱头的形式相呼应)。这一做法,可能是五代两宋时期“葱台钉”的先声。《买球app》未说明“葱台钉”的用法,但记载了“葱台钉”的尺度:“钩阑上葱台钉高五寸,径一寸”, “盖葱台钉筒字(子)高六寸”[17]卷12、卷24,与五代两宋绘画中常见的云栱与寻杖连接处的长钉尺度大致吻合,可能是兼具节点加固和装饰作用的做法。显而易见的是,寻杖上设置“葱台钉”有碍凭栏者的安全,因此在宋代以后便已消失。《买球app》也仅在雕作和功限中记其尺寸,未将其列入石作或小木作“制度”。


3.4 钩阑的精致化与复杂化


宋代的栏杆实物留存至今者甚少,现有的少量零散构件遗存,亦属于较低的等级。然而通过《买球app》和宋代绘画,我们可以了解到宋代高等级钩阑的精致化与复杂化,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:

第一,在段落格式不变的情况下,各元素可选择的样式非常丰富。例如望柱头可选的样式,从复杂的龙、凤、狮子、菩萨、仙人到简单的胡桃子、海石榴头,共有39种之多11);而寻杖与盆唇之间的蜀柱做法,又有云栱瘿项、云栱撮项、单托神、双托神、蜻蜓头、斗子蜀柱等可选;具体的雕刻方式,还有素造、压地隐起华造、窐叶平雕、剔地起突二卷或一卷造等。不同做法随宜搭配,便产生无穷的变化,故宋代高等级的钩阑图像,极少有雷同。

第二,“重台钩阑”大约出现于唐末五代时期(图27-29),是钩阑精致化和复杂化的重要标志。“重台钩阑”比“单钩阑”多出一道腰串,下段便增加了一个装饰面,可以做“地霞”“小华版”等,其尺度也相应增大。单钩阑寻杖上皮距地面三尺五寸或三尺六寸,约合1.12~1.15m,正与现代建筑的栏杆规范吻合,重台钩阑寻杖上皮则高达四尺或四尺五寸,约合1.28~1.44m,已不再适宜作为“扶手”或“凭栏”之用。这种不适宜的尺度,可能是“重台钩阑”在宋代以后销声匿迹的重要原因。


宋代还发展了一种钩阑的变体,称为“折槛”,宋人俗称“龙池”,即殿堂中央两云栱之间的一段钩阑不施寻杖,比两侧的钩阑矮一些。这一做法在名义上是纪念西汉成帝时期的谏臣朱云,因勇谏成帝之过失而被御史拖下,朱云攀住大殿的栏杆而将其折断,经众臣劝告后成帝醒悟,宽恕了朱云并保留了折断的栏杆,以表示愿意接受臣下的直言[15]卷67。这个故事历代政论多有收录,宋人更留下一幅院体画《在线买球》,惟妙惟肖地演绎了朱云折槛的场景,当然,画中朱云所折之“槛”,正是宋代帝王殿堂才有资格使用的“重台钩阑”(图29)。在台北故宫和纽约大都会博物馆所藏的两种宋本《在线买球》中,均有帝王在高堂之钩阑前与臣民交流的场景,图中高堂的中央绘出了“折槛”(图30)。这除了象征帝王胸怀、广纳谏言之外,至少还有两个建筑学上的暗示:

其一,画中的殿堂采用了“东西阶”的古制,中央没有台阶通路,故可以设置钩阑;


其二,宋代的重台钩阑尺度过高,减掉寻杖后恰好适合皇帝在钩阑前亮相,这也符合其“龙池”的俗名。


有趣的是,“折槛”的做法在明永乐年间敕建的武当山神路和道教宫观中被保留下来,成为登山拜谒者小憩之所。



4 人性化的栏杆——从“阑槛钓窗”到“美人靠”


宋代的栏杆,在精致与复杂之外,还朝人性化的方向迈进了一步。这一时期的栏杆,不仅仅是安全设施,也不仅是“观景”或“景观”。在这个市民文化和士大夫文化兴盛的时期,栏杆还被赋予了强烈的休闲意味与生活气息——栏杆与窗结合起来,成为“阑槛钓窗” ,有学者称之为“窗子发展的新纪元”[32]。其中,栏杆与座椅的组合在中国流传更广,成为后来广为人知的“美人靠”。


4.1 “阑槛钓窗”


“阑槛钓窗”的“钓”字颇多争议,故宫本、四库本及丁本《买球app》的正文均写作“阑槛钓窗”,图样却标作“阑槛钩窗”,陶湘、梁思成、陈明达、潘谷西诸先生的近现代版本均作“钩”。傅熹年先生以《在线买球》卷二“饮食果子”条末云:“诸酒店必有厅院,廊庑掩映,排列小合子,吊窗花竹,各垂帘幙。”[11]“吊窗”、“钓窗”同音,故取“钓窗”。查阅宋代及后世的诗文,可知“钓窗”和“钩窗”均有使用,二者均有一定的合理性:“钩窗”表明其与“钩阑”的密切关系,而“钓窗”则可能源于这种部件在当时广泛用于船上,开窗即可小坐垂钓。


北宋绘画《买球app》表现了一艘大船上的“阑槛钓窗”,形式与《买球app》图中所示几无二致:这是一种上半部为格子窗、下半部为钩阑的窗,钩阑的盆唇加宽,变成可以坐的“槛面板”,而盆唇之上的云栱撮项则代以向外弯曲的“鹅项”,如此一来,寻杖便向外挑出,变成座椅的靠背。


4.2 栏杆式座椅的兴起与“美人靠”的产生

早在汉代的绘画中,也有少量的例子,似乎暗示栏杆可以用来倚坐。如山东邹城出土的一件东汉画像石上的楼阙图像,栏杆向外倾斜出挑,主人在楼内席地而坐,稍一转身便可倚栏远眺。

宋代绘画出现了大量与座椅结合的栏杆,如《在线买球》表现的一艘小船上的栏杆式座椅。

赵伯骕《在线买球》中 的厅堂建筑亦设有阑槛钓窗,并表现出三种不同的形态:厅堂正面的格子窗完全卸下,成为完全开敞的栏杆式座椅;厅堂侧面的格子窗完全保留,与《买球app》图中所示相同;与厅堂相连的廊庑或挟屋,亦设有低矮的栏板和槛面板,与厅堂的槛面板齐平,但没有鹅项和寻杖,可能是栏杆式座椅的简化形式。

一种较为隆重的“凭栏而坐”,见于北宋郭忠恕(传)所作的《在线买球》中:栏杆安装于檐下的擗帘竿之间,而檐柱间则安装了条状的箱形座凳。

另一种更为简易而市民化的栏杆式座椅,则见于高平开化寺大殿的北宋壁画中:沿店铺柜台外侧的护壁板设一道“槛面板”,客人可坐下挑选商品。

栏杆式座椅兴起于宋代,并一直延续至明清时期,至今仍是园林小品中的必备设施。在清乾隆年间李斗所著的《买球app》中,有一段颇富诗意的话,讲述了这种富有生活气息的优美形式:

“廊贵有栏,廊之有栏,如美人服半背,腰为之细。其上置板,为飞来椅,亦名美人靠。”[38]

在这里,“槛面板”变成了“飞来椅”,而“美人靠”之名,也自此产生。

纵览数千年,中国建筑中的栏杆处于建筑空间的“内”与“外”之间,其所营造的情境,从高堂邃宇的高旷到勾栏瓦舍的旖旎,从龙池的宽厚再到美人靠的温软,不一而足,唯有“即景生情”的特性未曾改变。



注释

1)本文英文部分经荷雅丽和Amy Lelyveld校订,于此致谢。

2)鲁灵光殿为西汉恭王余在鲁国所建的宫殿。

3)《欧洲杯买球》一般被认为是西汉时期辞赋家王褒追思屈原的作品。

4)另见于明代的《在线买球》《在线买球》,清代的《在线买球》等。

5)包括卷2总释、卷3石作制度、卷8小木作制度、卷12雕作制度、卷16石作功限、卷21小木作功限、卷24诸作功限一、卷25诸作功限二、卷28用钉料例、诸作等第、卷29石作制度图样、卷3小木作制度图样。

6)石作单钩阑每段长6尺,重台钩阑每段长7尺,木勾栏的长度有三种情况:一是随开间长度而定(长随间),二是随补间铺作位置而定(分间布柱令与补铺作相应),三是在上述基础上适度调整长度(如补间铺作太密或无补间者,量其远近随宜加减)。

7)“望柱”在宋代还可以用来指陵墓或其他礼制建筑的华表,或者其他具有礼仪性质的柱子。

8)“寻”是长度单位,为七尺或八尺,正与钩阑每间长度相合。

9)“盆唇”一词不见于其他的古代建筑文献,一般指盆状器皿的口沿,如南宋杨万里诗“昨夜天垂破玉盆,今宵辛苦补盆唇”。在《买球app》卷三中,“盆唇”还用来指覆盆式柱础的下沿。钩阑制度中的“盆唇”,大概由于该构件的进深大于其下方的华版,形似盆口。

10)《欧洲杯买球》李善注:邳或为丕。孔安国尚书传曰:丕,大也。

11)主要见于《买球app》卷12雕木作制度和卷32雕木作制度图样。


参考文献

[1](战国)山海经·海内西经. 文渊阁四库全书本.

[2](战国)吕氏春秋·慎大览·顺说. 文渊阁四库全书本.

[3](东汉)王逸. 楚辞章句. 文渊阁四库全书本.

[4](后晋)刘昫. 旧唐书. 文渊阁四库全书本.

[5](北宋)乐史. 太平寰宇记,卷163 岭南道. 卷178 南蛮. 文渊阁四库全书本.

[6](南宋)周去非. 岭外代答,卷10. 文渊阁四库全书本.

[7] 全唐诗. 文渊阁四库全书本.

[8](东汉)郭宪. 洞冥记. 卷1. 文渊阁四库全书本.

[9](西晋)崔豹. 古今注. 卷上: 都邑第二. 宋刊本. 四部丛刊三编第224册:9.

[10](北魏)郦道元. 水经注. 卷2 河水. 文渊阁四库全书本.

[11](宋)孟元老. 东京梦华录,卷2. 文渊阁四库全书本.

[12](明)顾起元. 说略. 卷20. 文渊阁四库全书本.

[13](东汉)应劭. 风俗通义,卷2 正失·孝文帝. 文渊阁四库全书本.

[14](唐)张鷟. 朝野佥载,卷5. 文渊阁四库全书本.

[15](东汉)班固 撰,(唐)颜师古 注. 前汉书. 文渊阁四库全书本.

[16](南朝梁)萧统 编,(唐)李善,吕延济,刘良,张铣,吕向,李周翰 注. 六臣注文选. 文渊阁四库全书本.

[17](北宋)李诫 撰,故宫博物院编. 营造法式 故宫藏钞本. 北京:紫禁城出版社,2009.

[18](北宋)李诫 撰,梁思成 注释. 营造法式注释//梁思成全集 第7卷[M]. 北京: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,2001. 该书中的小木作图纸,包括木钩阑、阑槛钓窗等制度图为徐伯安先生绘制。

[19] 容庚,张维持. 殷周青铜器通论[M]. 北京:科学出版社,1958.

[20] 刘敦桢主编. 中国古代建筑史[M] 第2版. 北京: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,1984.

[21] 傅熹年. 战国铜器上的建筑图像研究// 傅熹年建筑史论文集[M]. 北京:文物出版社,1998.: 82-102.

[22] 张勇主编;河南博物院编著. 河南出土汉代建筑明器[M]. 郑州:大象出版社,2002.

[23] 广州市文物管理委员会编. 广州出土汉代陶屋[M]. 北京:文物出版社,1958.

[24] 信立祥主编. 中国美术全集 画像石画像砖(全三册)[M]. 合肥:黄山书社,2009.

[25] 孙儒僩,孙毅华 主编. 敦煌石窟全集 21建筑画卷[M]. 北京:商务印书馆,2001.

[26] 萧默. 敦煌建筑研究[M]. 北京:机械工业出版社,2003.

[27] 史岩主编. 中国美术全集 雕塑编 4隋唐雕塑[M]. 北京:人民美术出版社,1988.

[28] 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编著. 泸县宋墓[M]. 北京:文物出版社,2004.

[29] 王翠兰主编. 中国建筑艺术全集 23宅第建筑 4 南方少数民族[M]. 北京: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,1999.

[30] 浙江大学中国古代书画研究中心. 宋画全集 第7卷(全三册) [M]. 杭州:浙江大学出版社,2010.

[31](日)竹岛卓一. 营造法式の研究. 东京:中央公论美术出版,1970.

[32] 潘谷西,何建中. 《买球app》解读[M]. 南京:东南大学出版社,2005.

[33] 陈明达著,丁垚等 整理. 《买球app》辞解[M]. 天津:天津大学出版社,2010.

[34] 李路珂.《买球app》彩画研究[M]. 南京:东南大学出版社,2011.

[35] 梁思成. 清式营造则例. 北京: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,1981.

[36] 王璞子主编. 工程做法注释. 北京: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,1995.

[37] 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院. 北周史君墓[M]. 北京:文物出版社,2014.

[38](清)李斗. 扬州画舫录 卷17 工段营造录. 日本早稻田大学藏清刻本.


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资助(项目批准号:17ZDA185)

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(项目批准号:51678325)


全文刊载于《在线买球》201809期P18-23。